查看原文
其他

解读《权力的面孔》8、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千古一帝”——朱元璋(四)

晓书童 晓书童频道 2023-06-25

点上方绿色标示

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解读《权力的面孔》8、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千古一帝”——朱元璋(四)

这是我们聊朱元璋的最后一期节目。一起来看看他如何构建农民乌托邦,以及他所发动的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惩贪运动。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晓店”,直接购买《权力的面孔》


是农民“乌托邦”,还是帝王“乌托邦”?


请问古代农民的终极理想是什么?就是“耕者有其田”,就是“均贫富”。历次农民起义都以此为口号,那真叫一呼百应。

但是,他们所渴望的平均主义,只局限于小农经济内部,他们从来不会要求社会所有人一律平等。这片大地上没有现代“平等”思想觉醒的土壤,那种长幼不分,尊卑失序的自由竞争社会是他们所恐惧的。

百姓渴望出现一个明君来统治自己,这个君王要像父亲一样的强大威严,赐予他们安宁与秩序,同时还要像母亲一样仁慈有爱,轻徭薄赋,给予他们关爱与救助。

而朱元璋认为自己就是百姓所期待的君王。我们看到他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建设一个农民乌托邦而奋斗不息,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

农民最痛恨的是什么?是豪强大户的欺凌,是贪官污吏的盘剥。

因此,大明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三明治式的治理方式,皇帝和底层百姓共同携手,疯狂挤压处在中间的,地主和官员的生存空间。

自己当年一家人在地主的压迫下颠沛流离,双亲暴尸荒野也唤不起地主的一丝怜悯。儿时的仇恨,如今报复在了整个国家地主阶级的头上。

他不择手段剪灭地主阶级,强制搬迁,抄没家产,制造冤案,将天下土地大致均分给农民。

经过长达数十年“打土豪、分田地”,到朱元璋晚年,大明总户数有900多万,土地超过7顷的大户只有一万多户,仅仅占0.15%。天下富家大户被清洗一空,放眼望去,全国都是男耕女织的小农。

对于官员,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朱元璋对他们能有什么好感?

但作为皇帝,又不能弃而不用。于是,朱元璋规定了历朝历代最低的官员俸禄,再加上有史以来最严酷的惩贪运动。

在洪武年间当官竟然成了高危行业,当时有人甚至自断手指就为了不去当官,几千年来闻所未闻。

那么,他做的这些事情,到底是不是为了实现最广大农民的利益呢?不完全是,更大的原因在于,农民想要的,也正是帝王想要的。

朱元璋理想中的帝国模式,就是建立在一盘散沙式的小农社会之上。如果普天之下全是自耕农,人人终日辛苦劳作,勉强温饱,这就再好不过。

因为没有人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更没有组织聚集的渠道,这样的百姓最容易统治,不会对帝国构成任何威胁,而且通过农业税也最容易把他们的劳动成果变成帝国的财富。

所以,他才一心想要一个均平化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

大移民


朱元璋先通过消灭中产阶级,把较大的土块碾成了细沙,然后站在九重之上看来,这些沙子在中国这个盘子里的分布太不均匀。

像是湖广一带,尽管是中原心腹之地,却因为连年战乱,死的死,逃的逃,地广人稀,反观江南,又是人多地少。那如果把人口在这两个地方之间匀一匀,人尽其力,地尽其用,岂不是很好?

于是,朱元璋居高临下根据各地的人口密度,决定迁移的出入地,大笔一挥,就有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移民行动。大明朝五分之一的人,超过一千三百万人被迁移。

谁要搬,搬多远,搬到哪里,都是强制性的,老百姓没有任何的发言权。

迁民令一到,整编百姓,一百一十户一支队伍,准时集合,点名,发身份证。在官兵的押解下,无论严寒酷暑,奔向天南海北。

从长远来看,朱元璋的大手笔,确实改善了中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现象,让很多农民得以拥有自己的土地,从此过上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

但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一下子强制一千多万人背井离乡,其中有多少人抛尸在了迁徙的路上。

皇权专制下,功垂千古归皇帝一人所有,而代价则是由无数的百姓背负。

为了让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朱元璋以强硬的命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直接干预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每家的田地,多少种粮食,多少种桑、种麻、种木棉都有规定。不种行吗?惩罚性的课税,总有一款适合你。


黄册制度


将所有人打成一盘散沙,均匀地平铺在帝国的沙盘之中,把整个国家变成一个大农村,男耕女织,按部就班,吃饭穿衣,自给自足,这就是朱元璋设计的农民乌托邦吗? 

还不够,沙子会随风流动,还不够稳定。为了把沙子固定下来,朱元璋建立起了世界历史上最严密的户口制度。

洪武四年,朱元璋进行了一次精确的全国人口大普查。

人口普查哪怕是放在今天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更何况在600多年前。但是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威力无穷。

每家每户填报姓名、年龄、人数、籍贯、住址、田产等等信息,然后逐级统计,各级经手官员全部都要签名。

然后安排军队下去抽查,百姓填报不实的,全家充军,官员瞒报谎报的,直接杀头。

这些信息最后汇总到朱元璋的案台上,全国多少人口,多少耕地,一目了然。因为统计上来的这个户口本加土地证,封面用黄纸,所以就叫黄册。

不是说天下打下来了之后,自然就成为了你的财富,统治者只能管理自己知道的人口和土地。所以对于皇帝来说,天下就像是被迷雾笼罩着,你能拨开多少的迷雾,才真正拥有多大的天下。有效地统治建立在信息的掌握之上。

如今黄册在手,每家每户该交多少税,一清二楚。

同时,明令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你是哪里人,就世世代代就待在哪里。出远门必须有当地官府开的“路引”也就是通行证。写着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办什么事。如果没有,你去到别的地方,吃饭住宿没人敢给你提供。被官府拿到,打80棍,遣返原籍。

朱元璋他恨不得把全国人民都变成植物,给栽种在土地上。黄册制度,是洪武一朝大移民,平均地权,均贫富成果的重要保障。

在朱元璋看来,要保证天下永远姓朱,最彻底的办法就是把所有人都牢牢地,永远地控制起来,摒弃发展与变化,保持静态,确保稳定。

张宏杰打了一个比方:朱元璋就像是盘踞在帝国中心的毒蜘蛛,放出无数的蛛丝,想要把整个帝国结结实实地裹起来。他希望自己的蛛丝能让帝国千秋万代,永远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晓店”,直接购买《权力的面孔》


空印案


之前我们讲了胡惟庸和蓝玉案,是政治案件,屠戮功臣,清洗权力阶层。而明初四大案中的空印案,是跟黄册有关的经济案件。

黄册一式四份,中央户部、省、府和县各有一份,以此为依据征收每年的税款。

按照制度要求,每年各地方收税数据做成公文,加盖官府大印上报到中央。户部拿出自己的黄册计算出应缴数额,跟地方上报的进行比对,审定无误就盖章归档,一年的报税工作就完成了。

税收钱粮,在收缴运输过程中难免有错漏损耗,所以上报的数字跟户部算出来的往往就对不上。怎么办?打回重做。

各地政府距离京城有远有近,最远的有六七千里地,往返一趟就要大半年,等回去改好了盖上公章再赶回来,都要报明年的税了,怎么办?

有人就想了个办法,地方政府入京报税的时候,就多盖几个空白公文带去,直接按照户部算出来的金额填写上去。这在当时已经形成了惯例,一用就是15年之久。

结果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震怒。他认为各级官员利用制度漏洞,欺君大罪,性质极为恶劣,必须严惩,“空印案”引爆。

最后怎么处理的?长吏死刑,所有涉及本案的地方政府一把手,杀头,副手,打100棍子,充军。

当时大明朝,13个布政使司,相当于省,141个府,相当于地级市,192个州,下面有1013个县,加起来1300多个地方一把手,不论好坏,全部被杀,其余被牵连的不计其数。这是什么概念?

整个王朝的地方官被一次性全部清空,惩罚之残酷,牵连面之广,旷古绝今。这样的处理方式真是相当的朱元璋。

这些人冤不冤?制度不合理,官员们只好寻求变通,你不同意可以明令禁止,事先告知,大家15年都这么过来了,何至一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杀这么多人呢?

可见,在朱元璋眼中,人命如同草菅,哪怕是国家培养了多年的官员的命,也毫无怜惜的必要。


是木乃伊,还是艺术品?


在我们看来,中国古代文化绵延两千年不辍,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在一些学者眼中,这却是一种悲惨与可怕的僵化状态。

孟德斯鸠认为:专制制度是大一统中国不得不的选择,但凡统制不够极端,就会迅速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在中国的历史中,我们从来都看不到个人自由精神的伸张,所能看到的,只有极端的奴役。

朱元璋这样牢笼天下,当然不符合这个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却极大地符合皇帝一个人的利益。历代皇帝都是通过剥夺其他人的自由来成就自己的绝对自由。

穆勒认为:个人的自由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兴衰。个性的舒展,带来的是丰富,多彩与生机勃勃的生活。每个人对自己有更多的充实感与价值感,对他人,对群体也将带来更多的价值与贡献,进而推动整个民族的发展兴盛。反之,如果专制制度压毁个性,让个人消失在群体之中,整个社会将变成一潭死水,平庸落后的民族由此出现。

明清帝国就像是一具木乃伊。尽管它周身都涂满防腐香料,描画着象形文字,甚至用丝绸包裹起来,但它体内的血液早已不再流淌了。

我们今天回望600年前,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无疑是野蛮的,全天下人都是他饲养的,被手中的皮鞭与屠刀肆意驱赶与屠戮的牲畜,而他自认为这就是天经地义。

因为是他开“万世太平”,赐予了百姓免于战火的安定生活,那么自己就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所以无端杀戮成为理所应当。有一次朱元璋微服私访,在街道上听到一位老妇跟人聊天,提到自己的时候,没有说皇上,而是说老头。他认为这是对自己统治的不满,后来竟然派军队把老妇所住街区百姓杀光。

不用说百姓了,就连大臣在他面前也都毫无尊严,这些人不过是皇帝手里的工具而已。自己一不高兴,级别再高的大臣都会被按在地上,扒掉裤子打廷杖。像是永嘉侯朱亮祖父子,工部尚书薛祥这样的国家高级官员,都能在皇宫的地板上,百官众目睽睽下被活活打死。

朱元璋当然不会认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社会得以进步的前提,这反而是社会不安定,统治不牢靠的危险因素。在他看来赐予人民生存与温饱就已经是无上恩德,至于什么为人的尊严?自由的价值?根本不需要考虑。

在过去中国人的眼中,朱元璋制造出来的非但不是木乃伊,反而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之后的清朝,把朱元璋的政治制度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不仅开创了300年的大明基业,之后的大清王朝也基本是他政治思想的产物。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晓店”,直接购买《权力的面孔》


郭桓案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朱元璋的惩贪运动。

历朝历代贪赃枉法屡禁不绝,权力滋生腐败,绝对权力滋生绝对腐败。在专制制度下,这就是一种常态。

朱元璋对贪腐终生都抱有极大的痛恨,这源于对自己江山社稷的珍惜,也来源于曾经25年不堪回首的底层生活经历,他对元朝吏治的贪腐和官员的盘剥有着切肤之痛。

之前屠戮功臣,剪除中产阶级,尽管名不正言不顺,尚且心狠手辣。那对于名正言顺的惩贪,我们可以想见将进行的何其残酷暴烈。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如果偷东西就砍手,看谁敢偷,如果贪一块钱就枪毙,看谁还敢贪。任谁都知道这是激愤之语,怎么可能如此呢?但朱元璋还真就这么做了。怎么回事儿?

洪武十八年,“空印案”刚刚结束,地方官员全部被换了个遍。“郭桓案”随即爆发。

大名府开州的地方百姓,进京告御状。举报地方官贪污税款,之后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补足亏空。

一查,主犯竟然是中央的高官,户部侍郎郭桓。他跟地方官员勾结,贪污私分了两千六百万石粮钞,这是一笔巨款,接近洪武朝一年的税收总和,胆大包天那还得了,朱元璋下令彻查此事。

怎么查?户部贪污的钱哪来的?肯定是来自布政司;省里的钱哪来的?肯定来自下面的州。就这样从中央到省,到州,到府,到县,一路向下,层层追查到底,拔出萝卜带出泥,将贪腐官员一网打尽。

最后又是案件扩大化,株连蔓引,郭桓案牵连诛杀的人数,竟然超过了之前我们讲过的胡惟庸和蓝玉案这样的政治案件。

郭桓案才过去没多久,工部侍郎的贪污案跟着爆发,又是牵连诛杀了一串的官员。

朱元璋感叹道:朝杀而暮犯,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早上才杀了贪官,一点警示作用都没起到,晚上就又有人犯法。尸体都还在刑场上没来得及清理,新的贪污犯又被押了上来,真是前仆后继。好,从今往后,只要贪污的,不分轻重,一律处死,我看你们有几个脑袋来贪污。


酷刑惩贪


朱元璋绝对想不到,贪污的官员固然有错,但他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更大。

明朝官员的俸禄,历朝历代最低。正一品大员每月工资也只有87石粮食。正七品的县令月工资只有五斗米,折算成现在的购买力也就一千多块钱。一个县令的生活水平跟城市贫民差不多,你让他拿这些钱,不贪污,怎么养活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

治理腐败,要先以高薪或者起码是合理的薪水养廉,让官员“不必贪”,再以思想教育道德要求,让官员“不想贪”,同时通过制度建设纪律要求,让官员“不敢贪”,需要三管齐下,共同着手。

但是朱元璋呢?一方面是离奇的低薪制,另一方面是圣人般的道德要求。他亲自惩办的贪污案件中,我们竟然能看到这样一些“赃物”:衣服一件,靴两双,书四本,袜一双。以这样的标准来惩贪,天下官员几乎就没有清官。

朱元璋相信用手里的刀,就可以打造一个天下无贪的纯净世界,但不管他如何暴力恫吓,可是为了生存,为了糊口,官僚系统还是会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转。腐败案件层出不穷,监察官员和锦衣卫报上来的贪污案件,每天都摆满案头。

直到洪武十八年,郭桓案爆发,两江、两广和江西、福建的地方官员,从开国以来,竟然没有一个能干到任期满,全都是在任上就被罢黜或者杀头。

遭遇挫败之后,朱元璋认为,根本的办法还是要进行思想教育。他亲自编纂了一本让官员们闻风色变的教材——《御制大诰》,要求所有官员认真学习。

里面汇编朱元璋亲自惩办的大案要案,其中超过80%都是贪污案。相比于大明律,其惩处力度残酷的多得多,可以说每一页都是鲜血淋漓。

《大明律》中的刑罚只有五种:鞭刑,杖刑,囚禁,流放和死刑,死刑也只有绞刑和斩首。而《大诰》里的花样就太多了,墨面文身,挑筋、断指,去膝盖,断手,刖足、洗刷、抽肠、阉割、凌迟等等。单看看这些文字组合,就令人毛骨悚然。其中有一个洗刷,是把犯人绑在铁床上,拿开水浇,然后用铁刷刷去皮肉。

这些本来应属于地狱的刑罚,竟然在有些人号称是圣治的洪武朝天天使用。

忍耐与残忍是一对双生子,也是我们民族性格中不可回避的阴影。鲁迅曾悲愤地感叹中国人在酷刑上的想象力,他说:“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一再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役、刑辱和压迫,受尽了非人所能忍受的苦楚。”这成全了我们无与伦比的忍耐,也造成了我们心理上的黑暗。

《大诰》里有这样一个案例。刑部官员收受贿赂,私自把囚犯给放了。执法人员知法犯法。被朱元璋逮到,涉事官员全统统抓起来先把脚给砍了,然后绑起来用鞭子活活抽死。

整个过程,让五军都督府,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所有执法官员站在一旁观刑,官员们一个个看得心惊肉跳。朱元璋也亲临现场,他说自己都看得汗毛直立,心想这般地震慑,足以杀一儆百,这下不会有人再敢贪污了吧。

结果呢?就在这恐怖的一幕过去还不到半个月,刑部又有几个官员勾结收受贿赂,调包死囚。他们一共收了多少钱?区区480贯钱,以购买力折算到今天大概二十多万,这帮官员的下场就不必多说了。


刻薄寡恩


结合学习《大诰》,朱元璋又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

老百姓可以直接向他举报官员的违法行为,到后来更进一步,百姓可以直接冲进官府,捉拿贪官送到京城交给他处理。谁敢阻拦百姓,就杀谁全家。

赋予普通百姓不经任何法律程序,直接缉拿官员的权力,这在中国政治史上前所未有,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简直就是胡闹。许多官员为了政治利益,利用百姓举报打击他人。更多的是百姓为了抗税,把正常工作的征税官捉拿进京,这些事情远比捉拿贪官要多得多。

洪武十八年之后的10年,皇帝跟百姓密切配合,严厉打击贪腐,那个时候,几乎每天都要杀人。有些衙门因为官员被杀光了,没人办公,朱元璋不得不让被审判的官员戴着镣铐回到公堂去处理公务。

在洪武一朝当官可怕到什么地步?

据说如果今天皇帝上朝,把腰带绑得高一些在胸口前,那今天杀的人就要少一些,如果把腰带按得低一点,在肚皮上,那今天就得杀一大批。在这种恐怖氛围中,大小官员无不战战兢兢。

当时的京官每天上朝,都要和妻子家人诀别,晚上能平安回来都要举家庆贺,庆幸又多活了一天。

要说刻薄寡恩,朱元璋算是无人能出其右。

济宁知府方克勤是出了名的清官,一件破袍子穿了10年都没换,就因为牵连进了“空印案”被毫不留情地杀掉。

户部尚书滕德懋被人举报贪污,立即就被朱元璋处死。之后开膛破肚看看这个贪官肚子里都是些什么,结果全是些粗粮青菜。

朱元璋知道自己杀了很多的无辜之人,但他的原则就是宁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造出一支纯净的官僚队伍,为了实现这个人间奇迹,冤死多少人都无所谓。但最终天下也没有出现他所期待的“尧舜之治”。

如此不近人情的反贪制度,竟然让部分官员们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既然在官场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早晚都要死,与其冤死,还不如早贪早享受,享受一天算一天。

朱元璋更想不到的是,自己视若珍宝,希望百官世代学习的《御制大诰》,在他死后就被弃如敝屣,尽管后世没有哪个皇帝敢宣布废除,但到明代中叶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有这本书了。

他在世的时候,贪腐现象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也蓄积了巨大的反弹力量,大明最终以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王朝之一载入史册。


阴魂不散


最后,放眼全球。

朱元璋的统治让中国的社会体制和政治的文明都出现了重大倒退,导致中国从此与世界文明的主流逆向而动,永远地失去了此前的领先地位。

此时的欧洲称为黑暗中世纪,黑死病扫荡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百年战争动荡不安,而东方大地上是一片太平景象。

可就在这一治一乱的表象之下,涌动着两股完全相反的历史暗流。

在欧洲,由于教皇和国王忙于争夺权力,无暇顾及地方事务,许多城市从封建统治中脱离,他们向国王购买了自治权,组织自己的市政厅和法院,建立自己的法律。在这些新兴城市中,人们不再向国王和贵族卑躬屈膝,他们投身商业,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创造财富。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的缝隙中逐渐生长,让欧洲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则截然相反。佃农出身的朱元璋,把狭隘的农民意识塞满了帝国的所有空间,对整个国家进行严密的控制,扼杀了国民自由创新的可能。在他的统治下,大明社会变成了一所监狱,各级官员都是狱卒,所有百姓都是囚犯。他的高压政策与血腥手段甚至扭曲了整个民族的心理性格。

唐宋曾经是如此的生机勃勃,是开放与外向的,而朱元璋的大明是一潭死水,是封闭与内向的。而此时西方世界已经处于近代文明的前夜,欧洲人将开始野心勃勃地扩张。朱元璋不合时宜地出现,尤其令人痛心疾首。

500年之后,西方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他们好奇地向内张望,结果惊讶地发现,这个传说中富足智慧的民族,已经变成了被长期囚禁的犯人一般,脚步虚弱,精神倦怠,反应迟钝,思维混乱。

中国人无与伦比的忍耐与坚韧,以及勤劳与节俭的精神令他们叹服,但中国人的麻木不仁,对不合理现状的逆来顺受,以及缺失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也让他们感到深深的困惑。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个既雄才大略又愚昧野蛮的农民皇帝,他的阴魂缠绕着这个民族,数百年都难以消散。

我的付费新专辑,转述《战略与路径》,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啦,节目中所讨论的是一系列当下中国最为重要的问题,这些重大议题所指明的方向以及带来的改变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

这本书能帮我们把握中国经济运行的大方向,为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作出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频道内的同学有专属福利,通过音频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可以优惠购买,感谢您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